從歷史經驗研究,短線飆漲的股票都有一些特性,例如:(1)起漲點突破20日新高(2)成交量大於5日均量1.5倍或2倍,可以從這兩點大致挑選出短線會飆漲的個股(請參考投資網誌:如何挑選突破盤整,爆量上漲起漲點的股票);但是,買進這些短線開始飆漲的股票,要如何決定賣點呢?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。
市場有很多專家達人有非常多的方法,大部分投資人也花很多時間或金錢參加講座課程去學;本文將提供一些簡單有效方法,不用到處問人,自己就可以利用一些資訊或軟體達到有效的判斷執行程序與方法。
簡單來說,要找出這些規則與模式,可以從過去已經發生的個股來尋找,而尋找的面向還是區分(1)價量關係(2)均線(3)K線型態(4)整體籌碼(5)分公司券商買賣等。依據上述幾種面向,從過去已經發生的個股來歸納統計各種面向的規則,就可以找出可遵循的操作賣點與程序。下面就上述的各個面向來分析一下細部的判斷原則;
(1)價量關係:
短線飆漲既然是伴隨著爆量成交量上漲,因此,邏輯上要持續上漲也是要維持一定的成交量及漲幅。但是,若上漲的過程中(5日、10日、20日均線仍是上升趨勢)開始出現有出現大量或是爆量下跌(通常下跌成交量至少是上漲時50%-150%的成交量、跌幅超過2-3%以上)的當日,經常是開始橫盤不漲或是下跌的起始日(有些股票會有逃命波,但是不一定每檔股票都有逃命波,所以原則上還是以第一次出現爆量下跌情況為原則)。
(2)均線狀態:
一般而言,短線飆漲股票經常是盤整一段時間,因此在均線上短時間的均線如5日、10日、15日均線會開始上揚,而20日接續也會上揚,所以若持續上漲一段時間,均線當然就會呈現上升趨勢多頭排列。而當股價跌破5日均線時,股價就需要注意會不會出現下跌走勢了?因此,跌破均線是賣點的訊號;但是要全部賣出還是部分賣或是不賣,這是操作規則的設定了。可以幾種設定操作方式,(1)1/3法,破5日賣1/3,破10日再賣1/3,破20日全賣。(2)單一均線決定法,例如:破20日全賣。
當然,有一種狀況是依據上述均線賣出後,股價有重新漲回或創新高的情況出現(但是不一定每檔股票都會出現這種情況),這種通常是逃命波或是形成M頭的狀況,嚴謹的作法是觀察股價變化不操作。
(3)K線型態:
短線飆漲股票大部分上漲過程的K線型態多為紅K棒較多,若上漲過程中出現第一根爆量下跌(通常下跌成交量至少是上漲時50%-150%的成交量、跌幅超過2-3%以上)的黑K棒,或是十字線的K 線型態,都是需要注意是否下跌的開始。
(4)整體籌碼
股價之所以能上漲一定是有資金、有買超的量,所以要了解股價真正波動的行為要從籌碼上來看,一般而言會先從整體各種身分的人來看買賣超狀況。可以看股價開始不上漲或是下跌是從法人賣出還是散戶,就可以從整體買賣超狀況分析。如下圖例子,外資、投信及借券賣出都是偏空操作的部位。
(5)分公司券商買賣
更細的籌碼分析是從分公司券商買賣的明細來分析,有些人會覺得幹嘛看這麼多呢?其實,真正股價為什麼就是從這個點開始下跌,真正的原因就是所有交易人買賣交易出來的,如果可以分析到每一家分公司券商的詳細買賣動態,那不就可以知道未來股價會怎麼走了嗎?但是因為要很詳細有效的分析分公司券商資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,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不想去研究了解;真正的高手贏家是把這些資料研究的很透澈。這邊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原則,就是前20大券商買賣超淨額,若持續為負的就是主力賣超。
小結:
賣點原則如下:
(1)價量關係:
若上漲的過程中(5日、10日、20日均線仍是上升趨勢)開始出現有出現大量或是爆量下跌(通常下跌成交量至少是上漲時50%-150%的成交量、跌幅超過2-3%以上)的當日,經常是開始橫盤不漲或是下跌的起始日。
(2)均線狀態:
跌破均線是賣點的訊號;但是要全部賣出還是部分賣或是不賣,這是操作規則的設定了。可以幾種設定操作方式,(1)1/3法,破5日賣1/3,破10日再賣1/3,破20日全賣。(2)單一均線決定法,例如:破20日全賣。
(3)K線型態:
上漲過程中出現第一根爆量下跌(通常下跌成交量至少是上漲時50%-150%的成交量、跌幅超過2-3%以上)的黑K棒,或是十字線的K 線型態,都是需要注意是否下跌的開始。
(4)整體籌碼
從整體各種身分的人來看買賣超狀況。
(5)分公司券商買賣
前20大券商買賣超淨額,若持續為負的就是主力賣超。
以上的條件是比較適用已經上漲一段區間的賣點(開始下跌趨勢反彈賣點原則是另外的原則,有機會再跟大家聊),若同時有多項條件滿足,則賣點訊號就越明確。
下列有一些股票例子,可以用上述的條件套用來決定賣點
免責宣言
本網站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